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话说顺昌丨风光名胜——顺昌朱熹“庄濠“刻石试解(下)

水吉镇2025-09-02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 风光名胜——顺昌朱熹“庄濠”刻石试解(下)(肖仕平)(接上文)在弄明“庄濠“之意后,进一步的问题是,朱熹这两个字题于何时?武夷学院陈国代教授在《朱熹在福建的行踪》一书中,考证朱熹到访顺昌的情况(注13),他提出朱熹一生中三次到访顺昌。据他研究,朱熹第一次到顺昌是在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四月初,此时,朱熹得其师胡宪介绍,从崇安五夫家中出发,过建阳,到邵武,下顺昌,至五月下旬方归。此次出行的

风光名胜——顺昌朱熹“庄濠”刻石试解(下)

(肖仕平)

(接上文)

在弄明“庄濠“之意后,进一步的问题是,朱熹这两个字题于何时?

武夷学院陈国代教授在《朱熹在福建的行踪》一书中,考证朱熹到访顺昌的情况(注13),他提出朱熹一生中三次到访顺昌。据他研究,朱熹第一次到顺昌是在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四月初,此时,朱熹得其师胡宪介绍,从崇安五夫家中出发,过建阳,到邵武,下顺昌,至五月下旬方归。此次出行的上一年春,朱熹参加由礼部组织举办的铨试,被授迪功郎、泉州同安县簿职,故此时在待次候补期间出游邵武、顺昌。对于此时的朱熹来说,“他在登仕的喜悦与工作无着的喜忧参半的状态下,进行读书、游玩、访仙、问道,但想的更多的是要谋生。”(注14)朱熹第二次到顺昌是在绍熙元年(1190年)春中,其时,他应门人之请,到顺昌元坑蛟溪拜谒廖刚故居。正巧此次到元坑蛟溪,他在当地还留有“浮玉”题刻。朱熹第三次到顺昌的时间是庆元三年(1197年)八月七日,此时,朱熹往顺昌吊唁黄幹之母叶氏。此外,该年也是朱熹人生遭际中艰难一年,朱熹被罢侍讲后,庆元党禁出现,朱熹不得不遣散在建阳考亭精舍求学的门生。

结合三次到访顺昌的时间看,朱熹第一次到顺昌是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四月初,这次出行是在待次候补期间出游。按说,他是在登仕的喜悦之中到访顺昌的,但这时他“想的更多的是要谋生”,因此,推断朱熹此次出行未必能专注景致,忘情山水,此外,初次登仕,且年纪尚轻、资历也尚浅的朱熹题字铭句的可能性也不大。第三次到顺昌的时间是庆元三年(1197年)八月七日是为黄幹之母、亲家叶氏吊丧,因此,这次也是不太可能有闲情逸致去欣赏山水,抒发情感。

值得关注的是朱熹第二次到顺昌。绍熙元年(1190年)春,朱熹即将赴漳州太守任,行前,应门人之请,朱熹到顺昌元坑蛟溪拜谒廖刚故居,蛟溪离县城约十公里,“庄濠”刻石所在的龙湖水滨在县城对岸,与县城隔水相望,蛟溪离此地同样也十公里。但龙湖处于龙山脚下,朱熹故友、宋代名臣余良弼恰在龙山居住过,他在龙山还建有宜秋阁(注15),处于龙山和县城之间的龙湖水域,是朱熹此行水路交通的必经地,因此之故,朱熹于龙山及山脚下水滨驻足停留,也非常正常的。朱熹本次到闽北的建阳、邵武和顺昌,有近两个月时间,时间宽裕,行程从容,此外,相比另外两次到顺昌,这次朱熹拜谒了理学前辈——廖刚的故居,且此时朱熹职位已高,又有门人陪随,心态自然不同于另外两次的顺昌之行,心境上悠游自在,兴致盎然。可以想象,拜会龙山旧友居所后,驻足龙湖水滨,朱熹怡然于景,适意自得,在此种情形中,朱熹留下“庄濠”题刻,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完)

注释:

[13]陈国代:《朱熹在福建的行踪》

[14]陈国代:《朱熹在福建的行踪》

[15]高登艇、潘先龙修;(清)盛朝辅等修;(清)盛建其修《顺昌县志》:“余良弼居此,建宜秋阁,著书万卷,阁址尚存。“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