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水吉新闻水吉新闻
水吉玉瑶:牧场沼液肥 四季无闲田
简介 初冬时节,走进建阳区水吉镇玉瑶村,2000多亩连绵成片的田地间,排排青贮玉米植株鲜绿挺拔,迎来了最佳收割期。11月25日,种植大户暨国瑞和亲友们一早便扎进玉米地,忙着收...
初冬时节,走进建阳区水吉镇玉瑶村,2000多亩连绵成片的田地间,排排青贮玉米植株鲜绿挺拔,迎来了最佳收割期。11月25日,种植大户暨国瑞和亲友们一早便扎进玉米地,忙着收割、捆扎、装车……他的耕种计划早已谋划:收割玉米、肥田、起垄、挖穴,三天之内就种下芥菜苗。用暨国瑞的话说,“这是'无缝衔接',四季不闲。”
“11月采收玉米,种下芥菜,到了明年初春收获芥菜,再种下水稻,8,9月份水稻收割完,再次种下玉米,等待11月采收……”这条村民们描述的耕作时间线,田地无闲时,四时皆收获。而这背后,缘于建阳区吉翔牧业有限公司的“秘密武器”:牧场沼液还田。
2002年4月,吉翔牧业在水吉镇建成投产。建厂初期,因沼液水使用不当,还与当地村民发生过矛盾。
“粪污处理不好是污染,处理好了,那就是宝贵的绿色资源。”吉翔牧业总经理潘建东说,为了切实解决问题,吉翔牧业一方面邀请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专家指导牧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工作;另一方面,依托奶牛养殖基地的饲草料需求,实行订单农业,提出了村企共建,打造具有闽北特色的“沼肥返田、水旱三季轮作”的农牧循环产业,即:牧场与玉瑶村合作,牧场免费提供沼液肥,用于灌溉水稻、青贮玉米、蔬菜等作物,村民种植的玉米,牧场负责收购用于饲养奶牛,种植的芥菜由当地另一家酱菜企业收购,不愁销售。
建设沼液肥处理利用中心、建设厌氧发酵设施体系、建设沼液肥施用设施……沼液水处理问题迎刃而解,原本的村企矛盾很快化解。
“通过固液分离,半干牛粪成了天然有机肥;分离液发酵后产生的沼气用于生产生活供热能源;沼液则经过一系列加工后用于农田灌溉。”潘建东介绍,由于沼液肥的灌溉,农田肥沃、地力富裕,土壤疏松、不易板结,为农民节约不少用肥成本,也缩短土地还肥闲置时间,提高田地利用率。
“地种粮、粮结秆、秆喂牛、牛产粪、粪还田。”潘建东说,目前,吉翔牧业的沼渣沼液作为肥料浇灌了玉瑶村和周边村庄3500余亩田地,企业每年收储1.5万吨青贮玉米,受益农户达1500户,每年为农户创收1000余万元。他还透露,下一步,企业将通过“村企共建、利益共享”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以一、二、三产业融合集参观、体验、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企业成功的经营模式在八闽大地开花结果。
“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要兴旺。”玉瑶村村书记暨猷满高兴地说,“通过村企共建、利益共享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不仅让百姓更富了,也让生态更美了。”(汤文娟 邓雪/文 伊凡/摄)
Tags:
很赞哦! ()
下一篇: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
翰墨丹青描绘美丽山河
美术家们在漳墩镇廖墩村写生。 (曾铭聪 摄)“此次采风写生活动,是中国美协近10年来规模最大的活动,组织了全国近百名著名美术家来建阳写生,希望通过美术家的画笔,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阳的发展成果展现出来。”中国美协理事、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活动管理处处长杜松儒说道。美术家在童游街道徐墩村写生。 (林劼崇雒:稻浪滚滚 头茬再生稻喜获丰收
夏日炎炎,崇雒乡崇雒村再生稻示范基地间,沉甸甸、黄灿灿的稻浪迎风翻滚,几辆大型收割机驰骋田间,农民黝黑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没想到,今年的再生稻产量不仅不受疫情影响,反而获得大丰收!”崇雒乡三农服务中心主任、科技特派员叶新激动地说道。8月21日,崇雒乡崇雒村的再生稻示范基地,迎来了今年的头茬收割,福建农林大学科研院组建阳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咏比赛
小湖镇歌曲表演《祖国不会忘记》《不忘初心》 建阳区委文明办供图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团结奋进的浓厚社会氛围。8月21日晚,建阳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咏比赛预赛理论文化广场首场活动在水吉镇大庙坪文化广场拉开序幕。1 2 3 4干部民众齐心协力恢复家园
●连日暴雨,徐市镇不少农田被淹,大量农作物受损。雨势暂歇,徐市镇及时组织村民进行灾后自救。7月11日,在徐市镇壕墩村,药菊种植户徐军强正忙着排出残留在田间的积水,清理被洪水冲进田里的沙石。“药菊都枯掉、烂根,20余亩死了一半,活下来的药菊需抓紧时间修剪抢救。”徐军强说。据了解,壕墩村共有花卉基地500多亩,其中100多亩种植药菊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