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平新闻南平新闻

话说顺昌丨古今先贤——“三边名将”饶元(上)

水吉镇2025-08-11南平新闻人已围观

简介 古今先贤——“三边名将”饶元(上)(清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有一位镇守洮州(今甘肃临潭)十余载的将领年老辞官回乡。那里的各族百姓闻讯后“如失怙恃,攀辕讴歌”,依依不舍地将老将军送至百里之外。老将军回到家乡闽北顺昌仁寿江墩村不久便病逝了,享年七十余岁。他就是叱咤风云、屡建功勋而被誉为“三边名将”的清代著名爱国将领饶元。饶元,字君采,一字乾斋。七岁入私塾读书,九岁时父母双亡。十六岁赴省外

古今先贤——“三边名将”饶元(上)

(清风)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有一位镇守洮州(今甘肃临潭)十余载的将领年老辞官回乡。那里的各族百姓闻讯后“如失怙恃,攀辕讴歌”,依依不舍地将老将军送至百里之外。老将军回到家乡闽北顺昌仁寿江墩村不久便病逝了,享年七十余岁。他就是叱咤风云、屡建功勋而被誉为“三边名将”的清代著名爱国将领饶元。

饶元,字君采,一字乾斋。七岁入私塾读书,九岁时父母双亡。十六岁赴省外经商,足迹遍及江淮。他勤奋好学,博览史书,少负大志,常说:“大丈夫当以拨乱安民为念。”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与云南吴三桂等相互呼应,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发动叛乱。他扣押总督范承谟,致使全闽沦陷,生灵涂炭。耿精忠分三路出兵,攻入江西、浙江温州等地,史称“三藩之乱”。时在京城经商的饶元闻讯后,毅然弃商从戎,“潜归闽,侦逆虚实。”他密劝总兵张存归正,并将闽境耿军虚实及破敌之策写成报告,亲赴浙东大将军和硕康亲王军前献策。康亲王览策大悦,授饶元为密院参赞军机,令其潜回顺昌活动。

康熙十四年(1675年)初,饶元回乡变卖家产,招募义勇数千人组成义旅。康亲王授其为义旅总兵。饶元令张存固守顺昌元坑,牵制延平耿军;自己则率义旅截击耿军粮道,联络各乡勇分兵据险,与耿军周旋。其后,饶元率义旅北上杉关,迎接王师,一路屡败耿军堵截。四月,与耿部将吴邦奇战于山场,斩首数百级;六月,与耿部将彭世勋战于天洛际,斩首千余级。七月初八,耿部将耿继善率兵二万余人,在大竹(今邵武市境内)堵截。义旅诈败,退守谷口。耿军恃强轻敌,恣意掳掠。饶元待敌懈驰,兵分四路:一路埋伏于黄溪峡(今邵武境内),三路伺机劫营。次日天微明,义旅向敌军突击,耿军措手不及,慌乱败退邵武。当逃至黄溪峡时,伏兵四起,前后夹击,斩耿军三千余人,生擒耿部将王河甫等三十余人。耿精忠急忙从浙江、江西等地调回军队数万,分四路夹攻义旅。八月初十,双方在瓯宁梅岐(今顺昌岚下)、际滨(今顺昌际滨)一带激战。义旅因兵力不足退守七台山,虽被围困,仍坚持战斗。由于义旅有效牵制了耿军主力,使康亲王所率大军得以顺利入闽,迅速平定了叛乱。在此役中,饶元崭露头角,立下赫赫功勋。

康熙十五年(1676年)八月二十七日,清军兵临城下,耿精忠肉袒出降。此时,郑经部占据了邵武凤山岭,宁海将军派饶元前往剿灭。饶元率兵迅速出击,击败其总领徐尧所部,生擒总兵陈信。十一月,郑经再次进军闽境,又占据凤山岭等要隘,引起邵武、延平、建宁一带百姓恐慌。都统询问退敌良策,饶元胸有成竹,提出兵分三路、各个击破之计。依计而行,郑军果然大败,被饶元部斩首万计,生擒总兵阮信等,邵武府得以恢复。都统领率部乘胜追击,从南路取汀州、漳州;饶元则率义兵从北路取光泽,直抵杉关招抚。结果郑军将官二十一人、兵一万二千人缴械投降,此举震动闽疆。康亲王遂委任饶元镇守江西、福建交界的五府三关。

(未完待续)

Tags:

很赞哦! ()

随机图文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