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阳新闻建阳新闻
科特派“种”下甜日子
简介仁山村村民在采摘葡萄。东南网8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王玥明 通讯员 陈颖 张行健 文/图)近日,记者走进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路两旁的葡萄大棚连成一片...
仁山村村民在采摘葡萄。
东南网8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王玥明 通讯员 陈颖 张行健 文/图)
近日,记者走进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路两旁的葡萄大棚连成一片。大棚内藤蔓交缠,绿叶间缀着一串串饱满的紫红葡萄。
“这串阳光玫瑰硬度刚好,耐运输,可以摘下来装箱了。”种植户傅秋华踮脚够上高处的葡萄,左手虚拢果串,右手的剪刀“咔嚓”一声铰断果柄,而后轻轻放入筐中。他和家人种了近10亩葡萄,“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轮番成熟,一茬接一茬地忙。出了大棚,空地上装满葡萄的竹筐码得整整齐齐,等着装箱后发往全国各地。
不远处,种植大户何沛华的果园同样忙碌。80亩葡萄已进入收获季,十几名村民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流水线作业赶订单。“一亩能收2000多斤葡萄,刨去成本,每亩能赚将近1万元。”蹲在地上清点完刚摘的葡萄后,何沛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而今,仁山村已经成为闽北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村。据介绍,仁山村葡萄产业能成气候,离不开谢福鑫这名“开路人”。2003年,作为福建省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他考察仁山村时发现这里地势平、土壤肥、光照足、水质好,特别适合种葡萄,便引导村里党员干部带头试种74亩巨峰葡萄,次年便迎来丰收,每亩收入超4000元。从此,越来越多的村民跟着种起了葡萄。“仁山葡萄”的名气渐渐传开——2017年亮相厦门金砖会晤,2019年又挂上“武夷山水”区域品牌。
仁山葡萄不愁卖,还多亏科特派带动村里早谋划。2006年,在谢福鑫科特派服务团队的帮扶下,仁山村的种植户联合成立“建阳区山溪葡萄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购进生产资料、统一时间喷药管护、统一销售鲜果、统一使用“仁山牌”商标。不光葡萄长得更好了,还解决了农资贵、销售难等问题。
如今,仁山村的葡萄藤已爬向周边3个乡镇17个行政村,形成3200余亩葡萄产业带,年产鲜食葡萄近5000吨,年产值达3500多万元,让402户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我们仁山村目前有1200多亩葡萄,85%的村民靠葡萄吃饭,年产值超过1300万元。”仁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贻辉一边领着记者在村里转,一边介绍,接下来,仁山村将依托“葡萄发展党建联合体”,推进仁山科特派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十里山溪葡萄沟高品质党建带”。“往后游客来村里,可以摘葡萄、采橘柚,还能赏建盏、品好茶,大伙的日子一定更甜。”
Tags:
很赞哦! ()
下一篇: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
建阳区水东新城由源溪农机站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
建阳区水东新城由源溪农机站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沿街面楼栋已封顶,现进入砌体工程施工和水电管线安装阶段。该项目于2021年5月启动,总投资2.5亿元,规划建设10栋住宅楼。(黄杰敏)建阳区城管局开展文明劝导队员业务培训会
近日,建阳区城管局组织召开南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劝导员攻坚动员暨培训会。培训会中,劝导员们认真学习了《南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引导全队伍认真学习,推动文明实践落地生根。与会人员不时点头,拍照记录,做着笔记。此次培训,围绕文明劝导员的工作职责、劝导规范、劝导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重点解析,进一步建阳区莒口镇马伏村乡村振兴项目:旧时光坊
建阳区莒口镇马伏村的乡村振兴项目旧时光坊主题中餐厅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旧时光坊中餐厅规划独具匠心,内部设有六个包间,其中二楼的三个大包间专为高端宴请和重要接待设计,私密且彰显品质,将为食客提供舒适奢华的用餐环境。项目效果图此次旧时光坊中餐厅由闽菜领军品牌聚春园与莒口镇马伏村携手打造,聚春园拥有数百年的深厚文化建阳区崇泰街道:公益课堂点亮孩子多彩假期
正值暑假,建阳区崇泰街道童子山社区联合培训机构在万晟皇庭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了“暑期公益课堂”。7月13日至7月20日,逢单号开设硬笔书法及创意美术课堂,双号开设珠心算课堂,多样化满足孩子们的各种教学需求。最受欢迎的当属创意美术课。8岁的张旭阳是第一次参加暑期公益课堂活动,他兴奋地对记者说:“我特别喜欢社区的暑期课,能学到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