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盏 > 建盏知识建盏知识
建盏入门必备:六个问题让你成为建盏老手
简介建盏,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宋时建州府建安县建州窑(现如今的南平建阳)烧制的黑釉瓷器,深得宋徽宗宠爱,成为点茶御用之器、黑瓷的代表。在宋代...
近期,有不少盏友纷纷留言说道,现在对于建盏还是处于一种完全陌生的状态,有种云里雾里懵懵的感觉,能不能再写一篇"新手上路指南"的文章,主要是针对于想了解建盏,但是又找不到入门的位置,以至于对建盏还是一无所知的朋友,小编个人觉得这个建议是非常好的,一方面引领更多新手对建盏有一步步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能够使得老手在纵横建盏江湖多年能够不忘初心,对建盏的知识做一下巩固。
1.建盏是什么?
建盏,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宋时建州府建安县建州窑(现如今的南平建阳)烧制的黑釉瓷器,深得宋徽宗宠爱,成为点茶御用之器、黑瓷的代表。在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器大多数为茶碗(由于茶碗过于口语化,便有"盏"这一雅称成为普遍说法),盏指的是浅而小的杯子,符合其器型,故统称为"建盏"。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宋代油滴盏,被日本官方定为重要文化遗产。
2.建盏的特征是什么?
(1)建盏的胎土和釉料采用水吉当地所产、含铁量高的红棕色粘土(含铁量达7%~10%),含铁量都很高。胎体常呈灰黑色,被称为"铁胎"。最为特别的是,建盏在黑色底釉上,会浮现自然形成的铁系结晶斑。
(2)建盏的釉从颜色上分,属于黑釉;从釉色表现上分,属于结晶釉;从烧成温度上分,属于高温釉。
(3)建盏的代表釉色斑纹为兔毫盏,兔毫是建窑最为典型且产量最大的产品,以至于人们常常将"兔毫盏"作为建盏的代名词。此外还有油滴、曜变、杂色釉等釉色分类。建盏结晶斑的形态、颜色、分布等,每只都不尽相同,表现形式变化万千。
(4)建盏是为茶而生的器物,器型大致分为束口、撇口、敛口、敞口四类。最典型的器型是束口盏。
(5) 由于工艺上的制约,建盏一般施厚釉而且不施满釉,有部分露胎和少许干口。
(6) 因为建盏的工艺特点,导致建盏的成品率低且没有重复品,每一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
3.建盏的烧制技艺,在现代的传承情况如何?
建盏兴盛于两宋,300年的窑火不断,至元衰落断烧,六百年后的今日,经过国家拨款支持和多所研究机构专家的研究,成功研制出了仿宋建盏。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9月3号,在备受瞩目的厦门金砖五国会议上,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建兴老师制作的星空油滴建盏惊艳亮相,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领导人,一时间建盏风采如众星拱月,尊荣无比,这是国家对建盏艺术、文化地位的极大肯定。
目前现代工艺师所烧的兔毫、油滴等产品,都有能在形、神上与宋代老盏媲美者。但是真正意义的曜变盏,目前仍然没有人能仿烧成功。
4.建盏喝茶的安全性
关于建盏有毒论,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建盏经得起科学手段检验,符合国家规定的日用陶瓷标准,安全无毒,完全可以用来泡茶。
关于建盏的釉是否有重金属,这个最早应该从市面上的"假建盏"说起,即非本地材料的外地仿制品。
因建盏的纹理色彩斑斓,必须用本地材料才能烧制出,外地仿制无法正常达到,尤其是建盏的遇上神品"曜变"的七彩色,于是就出现了通过某些不知名配方釉来达到仿制七彩。这种仿制品成品率高,价格低廉,花色艳丽。很受小白喜爱,买的人多,但买回去又觉得有问题, 久而久之,建盏就被冠上了"有毒"一说。其实只要是本土的正宗建盏,是不会的。
5.建盏的价格问题
建盏的价格历经从九块九包邮到几百几千甚至上千万的价格区间波动不定,在陶瓷界中一直占有极重的分量,一半人力,一半天成。
好的建盏才贵。你可能只看到了精品建盏价格贵的吓人,但是建盏工艺师整窑整窑的废品砸掉时候的那场景你看到了吗,建盏的烧制并非你知道了配方便能去烧制而成,成品率极低,有时候精品都不到1%。
据相关报道:现代的陶艺家,每窑仅烧制一件作品,也都是失败多成功少,所以一年能烧出二三十件优秀作品就很难了。
6.关于建盏养彩
养盏是一场细水长流的时光雕刻,需要顺其自然、用平和的心境去养盏,太过于浮躁着急是养不出好盏的。
一般选择建盏养彩,都会选择玻化适度的盏,先从晶体表现的釉面来看,如果釉面呈现出的色彩越活跃,那么养出七彩的时间就会越短,可以用手摸感触釉面的不平整,拿放大镜看,可以看到有结晶体较多的会比较好点。
很赞哦! ()
下一篇:建盏最大误区——"开片是瑕疵"
随机图文
什么是建盏款识?如何从建盏款识中,欣赏另一种文化底蕴?
说到建盏款识,通常分为两种,一是刻画,二是模印。前者就是在盏底用窑具,一笔一划的刻上去,窑具通常为竹制品,例如“供御”这两个字就是刻上去的。模印则是将落款反刻在制品之印章上,之后再用印章印到盏底?,“进盏”和“新窑”就多为模印。什么是建盏玻化?玻化如何形成?
相信不少盏友在玩盏时,可能会听到“玻化感强”这个词汇。但是对于玻化现象,有的盏友非常喜欢,认为建盏适度玻化能避免生锈,能让建盏有更好的保护;当然,有人喜欢,则有人厌恶,后者认为通过玻化产生的效果,失了建盏本来存在的古拙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建盏玻化呢?谈谈如何分辨古代建盏与现代建盏的特征
如何辨别建窑老盏,之前的文章有详细的说过。对于底足、胎土、器形等这些基本判别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盏友们可以翻阅之前的文章。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外在特征,在建盏里也是经常见到了,毕竟多些依据,多些稳妥嘛。还分不清楚建盏的器型?一文教你快速辨别
建窑建盏为宋朝点茶钦点之器,始于唐朝而行于宋朝。对于建盏,器型为本,釉色则是魂,长期备受关注的也一直是釉色,而器型却时常被忽视,瓷如无骨,怎衬之魂,所以骨之关键可想而知。器型分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点击排行
